发表时间: 2024-11-11 18:49
田晓霞跟田润叶是堂姊妹,都是官二代,有钱有权,两人偏偏爱上了农民孙玉厚的两个儿子。
关于两对感情,田福军跟田福堂持两种态度,田福军支持女儿追求孙少平,而田福堂却极力阻止田润叶嫁孙少安,说孙少安追求他女儿就好比在他田家祖坟上撒尿,贬的一无是处。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们的反差那么大呢?更何况田福堂的官职只是一个村长,田福军还神级大官呢都不嫌弃农民。
田福军是城里的官,田福堂是村里的官,说白了,田福堂虽然是双水村的一把手,但是他住在农村,时时刻刻与农民打交道,他本质上还是一个农民。
自己做了一辈子农民,培养的女儿又那么优秀,毕业后成功成了吃国家粮的教师。
他的目标,倒不是希望田润叶找个有权有势的官二代,但至少不能越走越低,找个农民过日子。
书中有个细节,当他得知李向前追求女儿的时候,还是很担忧的,李向前的父亲是县革委会主任,母亲是县医院书记,这官职不是一星半点儿,他知道自己女儿嫁给李向前,那是高攀,他表现的并不兴奋,反而担心女儿嫁过去会不会幸福。
他的目标只是找个家境跟自己不相上下的人家,至少门当户对。他看不上孙少安,是因为孙少安已经是一个农民了,这个事实改变不了,农民再努力,做到他这个位置就到天花板了。做父亲的,都会为儿女谋前程不是。
田福军不一样,他比田福堂有钱有势,而孙少平也比孙少安更有机会改变阶层。
一个高中生,一个初中都没上,未来一目了然。
当然了,这里并非贬低孙少安不成器,润叶喜欢他,定然是被他的内在吸引的。
读书的时候孙少安的成绩不是一般的好。
讨论成绩,孙少安远在孙少平之上,孙少平只是杂书看得多,升学考,孙少安以第三的成绩被录取,不是他不读书,是他被生活所迫不选择读书。
田润叶完全是处在青春年少,看见了他身上的发光点,深陷其中。
而田福堂作为过来人,他深知,既然改变不了做农民的事实,身上再多的发光点又有什么用呢?
孙少安就不一样了。
孙少安13岁辍学回家务农,孙少平高中毕业后回乡做了2年的教师,后来初中被取消,他不得不做了农民,因为不甘在这片黄土地上,他去了黄原闯荡。
孙少平是不甘做农民的,他也做到了不是。他的内心是不平凡的。
而且从田福军的角度考虑,以他的权力,给他谋个工作轻而易举。再者,孙少平眼界比他哥哥宽,逆袭的可能性也大。
所以田福军能接受孙少平,而田福堂却不能。
田福军要比田福堂更了解女儿。
细细分析,田福军跟田晓霞的父女之情是很深厚的,所以田晓霞被培养的活泼阳光。
这里就要谈到一个父亲对子女的影响,田福军为人平易近人,从不把自己当高人一等的官,田晓霞也不以官家千金自居。
田福军下乡走访,她也喜欢下乡,喜欢农民。
田福堂这个人喜欢权力,喜欢拜高踩低。
他是为儿女着想的,希望他们过的好,不过他衡量好的标准是地位跟权力,但是不够了解儿女,他更爱的是他自己。让他把女儿嫁给一个无权无势得农民,他能愿意?这还不给他祖上蒙羞呢?
田福堂跟田福军,一个私人利益高于一切,一个为民服务。一个棒打鸳鸯,一个全力支持女儿,这就是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