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猫鉴赏网

白茶散茶与饼茶:哪个更值得长期保存?

发表时间: 2022-10-10 11:55

白茶散茶与饼茶:哪个更值得长期保存?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假期的某个下午,一位相熟的茶友发来消息。

他说,“村姑,我以后再也不买白茶饼了,太坑人了,麻烦你推荐些散茶给我吧!”

这是为何?

根据我的记忆,这位茶友上个月才买了一批白牡丹饼。

经过一番细聊,茶友才娓娓道出了事情的缘由。

起因是,他在某音上刷到了一条视频。

视频里头说,存白茶应该以散茶为主。

而饼茶属于再加工茶里的紧压茶,养分被破坏掉了一部分,加上氧气无法接触到里面,几乎不会转化。

茶友紧接着问道:“这条视频里的内容,到底是不是真的?”

村姑陈斩钉截铁地回答:“当然不是!肯定不是!绝对不是!”

白茶饼和散白茶,是茶圈里的一对双生花。

但它们的概念,在大家的心里,依然是模糊不堪的。

也正因为如此,容易被外界的某些言论所误؜导,从而产生了各种有失偏颇的想法。

那我们今天就来说一下吧。

关于散茶的转化,关于饼茶的转化,关于二者之间到底有何区别。

待村姑陈一一剖析之后,大家便能做出更理智的选择。

《2》

“白茶压饼以后无法转化。”

这是村姑陈目前听过的,最诋毁白茶压饼的言论。

要知道,正常的压饼工艺,并不会把白茶饼压得严丝合缝,像块硬邦邦的铁饼,一点空气都进不去。

白茶压饼,只要经过蒸软、包揉、压制定型、烘干等步骤。

在压制的过程中,师傅会根据白茶不同品类间的采摘标准,根据芽叶比例,调整时间、温度和力度。

机器是死的,但人是
活的。

只有这样,压出来的白茶饼,才是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

在散茶的基础上进行压饼,原则是最大程度保留茶叶养分,且不能压得太松,也不能压得太紧。

压得太松,茶叶容易弹开,功亏一篑。

压得太紧,茶饼中间过于紧实,无法顺利转化。

品质好的白茶饼,应该是松紧适宜,中间有足够的缝隙,让氧气顺利进入。

如此一来,才能让内部的茶叶和外部的茶叶,转化进度趋于一致。

两三年的时间,就能陈化出很好的口感来。

可是,并非所有白茶都能如此幸运。


有些白茶,很不幸遇地到了一位半吊子的制茶师。

由于技术太差,或者压饼不认真,导致做出来的白茶饼,紧紧的,硬硬的,丝毫没有缝隙。

不仅导致茶叶内部的养分大量流失,风采不再,而且位于茶饼内部的茶叶,几乎接触不到氧气。

无法参与正常的转化,未来经过长期陈化以后,也难以拥有好的香气和滋味。

存放时间再久,也是白费力气。

《3》

解释清楚了这一点,我们继续往下说。

在几年之前,支持散茶的人更多一些。

这部分茶友往往认为,白茶要存散茶才有意义。

因为散茶才是原汁原味,养分更充足,陈化的效果也更好。

并且还说,因为散茶比较蓬松,接触到氧气的面积大,陈化的速度也会更快。

但实际上,他们也没有对比过,在相同的环境下,同一款白茶在不同的形态下,到底哪种转化得更快,效果更好。

不过是道听途说,或者是主观臆想。

其实,在过去,村姑陈也表达过对饼茶的担忧。

毕竟比起散茶,饼茶又经历了一系列的加工和制作。

损耗一部分营养物质,是在所难免的。

然而,经过了这几年,我们仓库里的白茶品类越来越丰富。

也终于能鼓起勇气,用事实说话,告诉大家一个真相。

对比了仓库里5年前囤下的2017年的白毫银针散茶,以及2017年的白毫银针饼。

它们的原料相同,只不过一个是以散茶形态存放,另一个是以饼茶形态存放。

并且,由同一个制茶师傅加工,存放在同一个仓库里……

总之,当各种不确定因素都被排除,且控制变量之后,二者的陈化速度才有可比性。

结果证明,它们的陈化速度,陈化效果,十分接近。

不过,因为形态不同,茶香闻起来是有区别的。

但喝汤的时候,口腔里所感受到的丰沛度、饱满度、浆感,是相似的。

这就说明,饼茶和散茶的陈化结果相当,营养物质的含量也不相上下。

所以,事实证明,白茶饼并不逊色于散白茶。

虽然在压饼的时候,会损耗一小部分营养物质,但也是微乎其微。

只要⁩原料够好,工艺够好,储存得当,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反之,产区不好、工艺不好、储存也不好的白茶饼,肯定是比不上散茶的。

《4》

散茶与饼茶之间的关系,没有大家想象得复杂。

在挑选的时候,除了关注品质,就是按需购买。

散茶的工艺更简朴,更天然,所以喝起来原汁原味,鲜爽淳和。

清纯,空灵,仙气飘飘,就是专属于散茶的形容词。

原本是喝绿茶、茉莉花茶的朋友,往往会更喜欢散白茶。

而也有一部分人,喝不懂‌散茶的鲜味。⁢

他们更喜欢饼茶的雄浑、浓厚,那种滋味浓郁的口感。

入行多年,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虽然大家都知道,散茶喝起来更鲜香醇爽,更能贴近白茶的标准滋味。

但是,真正能喝懂白茶的人,仍然还是少数。

大部分人判断茶叶品质的标准,还停留在“茶味重”。

所以,散茶宛如“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大家闺秀,容易让人产生距离感。

饼茶则更加符合大众的口味,尤其是老白茶饼。

从工艺上也能看出,饼茶经历了压饼。

而压饼的过程中,有部分细胞壁被破坏,从而造成细胞液大量流出,并附着在叶表。

这些被释放出来的物质,能够直接参与和氧分子的交换。

因此,饼茶能够拥有一股成熟的果香,口味也更重一些。

细胞壁保持完整的散茶,则还是维持着植物本身的香气,走清新淡雅的风格。

真正爱茶的人,懂得尊重,也懂得选择。

不会像是不懂茶的人那样,随意评判,说散茶太淡,说饼茶转化慢。

在他们眼里,把白茶贬得一无是处。

事实是,喜欢喝白茶的大有人在,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5》

白茶的选择、购买、品饮、收藏,都是学问。

村姑陈能做的,就只有让大家尽量走上正确的道路。

但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更深奥的道理,还是需要各位看官多喝,‭多看,多品,多对比。

平时闲来无事的时候,多翻翻村姑陈的文章或视频。

早日能从众多白茶中,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口味来。

如果暂时还未找到,也不要心急。

缘分妙不可言,该来的,总会来。

只要抱着一颗爱茶的心,热爱学习的心,相信老天必不会辜负有心人。

更多关于白茶的知识

好茶不压饼,所以茶饼都是劣质茶?白茶饼的5问5答,真相来了

同样都是茶饼,普洱要醒茶、洗茶、润茶,白茶饼是否也要呢?

春白茶饼与秋白茶饼的区别?从芽头、叶片到茶梗,手把手教你分辨

好好的白茶为什么压饼呢?关于白茶饼的各种问题,今天说个明白

老白茶饼怎么喝,难道像黑茶一样用锯子锯吗?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