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2-24 21:20
“把命交给您,我放心!”
肿瘤专家华益慰生前,经常听到患者这样说。
他是军内外有名的“华一刀”。
曾2次荣立三等功,当选首届“全国道德模范”,被授予“白求恩奖章”。
几十年来做了上万台手术,却没有一例差错。
可谁能想到,晚年的华益慰却被胃癌折磨的“生不如死”。
从确诊到病逝,他仅仅活了13个月。
3次大手术,8次化疗的痛苦,让他认识到:癌症,切忌过度治疗!
2005年,已经72岁的华益慰在做完手术后,突然感觉胃不舒服。
作为医生的他,马上感觉到不对劲。
于是决定去做一个详细的胃部检查,结果被诊断为胃癌晚期。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打击,华益慰没有逃避。
而是坦然接受了医生的建议,进行了全胃切除手术。
手术虽然很成功,但术后的恢复却异常艰难。
华益慰出现了严重的反流、烧心等症状。
食道总是被胃酸灼伤,喉咙就是感觉被烧了一样,经常性发炎。
这是因为胃切除之后,贲门也被切除。
导致食道直接和小肠连接,胆汁、肠液等容易反流到食道,引发不适。
这让华益慰根本没有办法平躺,只有半躺着才会稍微舒服一些。
因为胃被全割了,没办法吃一些营养品,只能流食。
而华益慰整个人瘦的都皮包骨头了,身体状况也每况愈下。
为了控制癌细胞的扩散,华益慰开始接受化疗。
化疗的过程极为痛苦,比胃切除还煎熬。
每次化疗完都好像有一根棍子在搅拌肚子,疼的受不了。
更让人心疼的是,这样的化疗他每周都要进行两次,一个月就是8次!
化疗期间,腹腔的温度会被加热到41摄氏度,持续90分钟。
这看着都疼,更别说亲身经历了。
化疗结束后,他还出现了恶心、呕吐、无法进食等严重的副反应。
经过胃肠造影检查,他被诊断为回肠末段肠梗阻。
不得不进行第二次手术,但这次手术却失败了!
肠吻合口漏了,肠液、粪便、血液流入腹腔,引发严重感染,生命垂危。
华益慰的老伴说,如果不做化疗也许能恢复得好一点,是化疗把他彻底搞垮了!
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里,华益慰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痛苦。
“世间不如意之事万千,很多时候,只有亲身经历过才懂得感同身受……”
华益慰真的是只有亲身经历之后,才说出这样的话。
他全身插满了管子,躺在病床上等待着生命的终结。
尽管如此他依然关心着医学的发展。
叮嘱医生把他身上出现的问题记录下来,为后人积累经验。
东方之子,苍生大医......
临终之前,华益慰还对胃癌的治疗方法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他意识到,全胃切除手术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也认识到了化疗的副作用对患者身心的摧残。
他向战友和学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在未来的手术中,尽可能保留患者的胃,哪怕只是一点点。
治疗癌症时不仅要关注病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还要时刻关注患者的心理。
这也就是中医反复强调的过度治疗。
2006年8月12日,华益慰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去世,享年73岁。
在他去世之前,他还在为医学界做贡献。
将自己的遗体捐献给了医疗事业,用于教学和科研。
华益慰三次接受大手术治疗,他忍着病痛将自己作为“活教材”向临床医生传授医术。
甚至还找了主任丁华野,告诉他:
“我的病情多次检查未能确诊,手术后可能见到的所有并发症都同时出现,这是我行医56年里从未遇到的,所以一定要做尸体解剖,看看能不能有所发现,也好给后人积累一点经验。”
华益慰的父母、岳父母这4位老人在死后都将遗体捐献给了医院。
而他也成为了“大体老师”,自愿作遗体解剖!
华益慰也真正做到了一生都在为医学事业而奋斗和奉献.....
华益慰从医56年,始终坚守在普通外科临床一线。
尤其在胃肠、肝胆、甲状腺、乳腺等方面有着极深的造诣。
一生做手术数千例,累计治愈上万名患者,却从未发生过一起医疗事故。
他被誉为“华一刀”和“值得托付生命的人”。
华益慰不仅致力于医疗救治。
还参加支援过西藏医疗队,海城、唐山抗震救灾等重大任务。
每一次都义无反顾地奔赴一线,为灾区人民送去生命的希望。
而且他一直把患者当成亲人,一心为病人服务。
他从不收取红包,从不为家事请假,总是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
华益慰常说:“做医生啊,除非是身体顶不住了,才能停下来,否则总要做下去。”
这种对事业的执着和对患者的深情,让他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楷模。
哪怕身患胃癌生命垂危,华益慰依然坚持为患者做手术,直到自己无法再继续。
去世后还立下了“为医学事业捐献遗体”的遗嘱,为祖国的医学事业作最后的贡献。
他的一生,是对“医者仁心”最完美的诠释......
文/编辑:惠惠爱八卦
参考资料:
大众网:2006-8-31《“好军医华益慰——他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感动”》
共产党员网:2013-8-23《“2006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华益慰”》
新华社:2020-02-27《华益慰:值得患者托付生命的人》
澎湃新闻:2021-10-20《癌症病人自述:我真的不想活了,真的太疼了!癌痛到底有多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