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猫鉴赏网

专家解读血脂问题,警惕自我恐吓与药物滥用风险

发表时间: 2024-11-18 16:32

专家解读血脂问题,警惕自我恐吓与药物滥用风险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感谢各位看官,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身边的老人们经常喜欢念叨一句话,现在人生活都好了,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就好比说家里炖个肘子烧个红烧肉吧,搁他们小时候,天天这么吃是家里有矿吗?

的确是这样,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之迅速在世界发展史上那也是十分少见的。

但这个生活水平快速提高伴随的却不总是好事,小时候苦过的父辈们很多现在都有大鱼大肉的饮食习惯,这样一来过去那些所谓三高的“富贵病”就变得特别常见。

就说高血脂吧,前几天小区一个大爷去体检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一开始他还不怎么当回事,被医生一科普觉得害怕了。

回来越想越不对劲,于是自己搜了不少降血脂的药,还四处打听那些辅助降血脂的保健品。

其实在医生看来,高血脂这个毛病,在一般的情况下只要没有超过一定的指标,就完全没有必要过度依赖药物,只需要改变生活方式就好。

血脂高但不用依赖药物,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高血脂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又该怎么进行调理。

一、高血脂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生活中,如果我们跟别人提起高血脂这件事,对方大概率会了然的哦一声。

高血脂对于现在的人而言确实不算是什么新鲜事,可能还会有人说,看看那些常年坐办公室的“领导们”,腰围特别突出真跟在身上套了一个游泳圈一样,这样的人大概率有三高,就是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

这个问题大家都知道,但如果你要进一步问,那么高血脂到底是什么毛病,发病原理是什么,我们应该怎么避免,或者说只有胖子才会得高血脂吗?

对方一定傻眼。

其实这个所谓的血脂,就是血液中的脂肪,但问题是人人血液中都有脂肪,怎么有些人就高了呢?

血脂这个东西如果细分来看,它的构成可不是单一的某种物质,而是由甘油三酯、胆固醇等一系列的成分混合在一起构成的。

那么大家这里可能又要“哦”了,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我们平常也经常能够听到别人提起,每次谈到都不是什么好事,那高血脂就是因为这两个成分太高了导致的呗。

这么说只对了一半,高血脂用医学上更专业的术语来说应该是血脂异常,前面说的两种物质如果在我们的血液中含量过高了固然是一种异常状况。

但还有另外一种情况,那就不是高了,而是低了。

我们血液中的一种叫做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物质低了,医生给你的诊断结果也是血脂异常。

而对于大家普遍理解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不是好东西,倒也不尽然。咱们就拿胆固醇来说,对于身体来说,它就是个好东西。

胆固醇有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我们身体合成维生素D和一些激素的原料,同时它还能够保护血管内壁。

但如果你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太多了就不是一件好事了。

这里咱们可以举个例子,血管相当于一个管道,经常往里面加点油能够起到润滑的作用,但你动辄往里倒一桶,天长日久水可能就流不过去了。

甘油三酯也是一样,咱们人体需要通过分解甘油三酯获取能量,这就说明这种物质对于人体而言也是必须的。

可是由于我们现在吃进去的食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运动量又有一个断崖式的下降,于是这东西在身体内存在的量就远远超过了身体所需的量,结果就是我们看到的高血脂症。

二、血脂异常,在什么情况下才需要吃药?

在我们体检做抽血检查的时候,有些人看到血脂那一项数字后面的向上小箭头就开始焦虑。

回头一问医生,得到的回答是不需要吃药,而有一些看起来在正常范围的又被告知需要吃药,让人一头雾水,那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医生在判断我们的血脂是否出现异常的时候是有一套重要的数值标准的。

这个标准就是总胆固醇不要超过5.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要超过4.1mmol/L,而甘油三酯则是不好超过1.7mmol/L。

如果在检查中超过这个数字,那么我们看到的检验单后面就会跟上一个向上的小箭头,代表数值高了。

但并不是说这个小箭头一旦出现就代表着你需要依赖药物,医生对于这件事还有另外一套判断标准。

如果你的身体挺健康的,平常也没有什么其他的毛病,那么这个数值对于你而言是可以有个缓冲地带的。

比如总胆固醇的数字,超过了5.2但没有超过7.2,那么还属于危险可控的范围。

这个时候医生往往不会急着建议你吃药,而是提醒回家之后多运动,调整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这样很可能自己会恢复正常了。

可如果这个检查对象本身并不是那么健康,伴随的还有冠心病或者脑血管疾病一类的病症,这个危险数值就变了。

就像我们前面举例中说的,他们身体内本身的血管就很脆弱特别容易出问题,现在又有那么多油脂在堵塞,这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对于这一类人群而言,总胆固醇水平超过4.1就是一件需要注意的事情。

这其实就是医生判断同一个数值下不同人群是否需要用药的重要辅助标准。

是不是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这其实也在提醒我们,身体不舒服要及时就医听医嘱。

三、血脂异常到底有什么危害,哪些人更容易中招呢?

说到血脂异常会产生的危害,其实是这个毛病最狡猾的地方。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个毛病跟其他的一些病症有很大的不同,它本身并没有任何的症状,这可就比较麻烦了。

就说我们平常打个喷嚏吧,自然而然就会联想到自己是不是感冒了,之后如果还伴随发烧等症状,那怎么说也知道要去医院看病了。

可高血脂没有症状,通常的情况下大家并不会因为觉得不舒服去就医,所以这个毛病大多是在体检中才能够被发现。

既然没有症状,为什么说它危险呢?

这主要是因为高血脂自己没有症状,但它特别容易对其它的一些毛病产生不利影响,也就是医学上所谓的并发症。

这个不利影响更多的体现在心血管系统上,因为高血脂患者的血液中含有过量的脂肪类物质,所以特别容易引发动脉粥状硬化。

说到这个毛病,那么危险性就很高了,大家比较熟悉的脑卒中、心肌梗死等都跟它有关系。

而严重的高甘油三酯血症,还有可能导致急性胰腺炎以及眼底静脉血栓等等疾病。

这样一来,它能够导致的后果就多了,比如半身不遂、心绞痛,甚至视力异常、肾衰竭等,这些问题都会严重影响到我们的健康。

很多人觉得可能只有胖子才会有高血脂的困扰,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这个病症确实是有一些人群特征,首先青少年你就很少听说有三高的问题,这是因为他们生长代谢会比较旺盛。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代谢会渐渐减弱,这时候如果还没有什么运动的习惯,三高的困扰就来了。

这部分人群确实可能会伴随肥胖的现象,可这并不是血脂异常全部的原因,还有一些事由其它的疾病引起的。

我们经常会把三高连在一起说,就是因为糖尿病和高血压确实是有可能会引发血脂异常问题。

除了这些,还有类似肾病以及痛风等都可能会起到这样的作用。

在医学上,这一类的患者被称作继发性血脂异常,这些人里就存在着不少“瘦子”。

四、如果不吃药,我们应该如何改善高血脂症状

前面我们一直在说,很多体检中发现血脂异常的人都是不需要用药,只需要调整生活方式就可以达到自愈。

这里所说的生活方式首先指的就是饮食习惯,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好的生活方式首先就是要注重日常油脂的摄入,根据相关的实验结果,我们每天并不需要摄入过多的油脂,那些红烧肉、肘子等含有丰富脂肪的食物偶尔吃吃可以,千万不要当成是日常饮食。

在做菜的时候也需要注意用油的量,专家建议每天做菜用油30g就足够了。

如果实在是喜欢在炒菜的时候多放一点油,那么也可以选择更换家里用油的种类,把动物油换成植物油,也别只用一种,大豆油、橄榄油、山茶油之类的咱们可以换着使,这样营养也能够更加均衡。

第二重要的那就是运动习惯了。

多少人喜欢下班后往沙发里一躺?这可不是一个好习惯。

咱们现在大多数人的工作都跟父辈时候不一样,每天走进写字楼后除了喝水上厕所很少离开自己的电脑桌。

这会导致运动量本来就大大的缺乏,回家后当然就不能这样了。

不说去健身房撸铁之类的,咱们每个人都可以坚持的就是饭后下楼走一走,不用跑也不用跳,只要每周都能够坚持5-7次的这种促进代谢的中低强度运动,很多健康问题就能够被避免。

最后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烟酒对于我们身体的危害很大,也会造成血脂异常。

尽早戒烟、适度饮酒,可能就可以让你的血脂水平恢复正常。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参考信息:

为什么瘦子的血脂也会高?——丁香医生——2015-10-27

别被体检单“骗”了!你的血脂在这个范围内才正常——澎湃新闻——2023-06-09

血脂多高需要吃药,看这一篇就够了——知乎专栏——2022-10-22

高脂血症 威胁健康的“隐形杀手”——人民网——2019-02-23

调节血脂 养成这八个习惯试试——人民网——2021-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