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猫鉴赏网

弘一法师的神秘出家之路

发表时间: 2024-09-13 09:46

弘一法师的神秘出家之路

弘一法师和他的日本妻子

张明


1884年8月5日这天,天空乌云密布,风雨欲来。位于天津卫粮店街60号一套晚清大宅院的主子因病过世了。主子李世珍(1812-1884)同治四年进士,曾任当朝吏部主事。不久便辞官返津经商,主营盐业成巨富。

李世珍去世后,时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李鸿章前来参加并主持葬礼。葬礼上,李世珍五岁的第三子站在离这位晚清重臣最靠近的位置。李鸿章用他那双深邃的眼光注视了这个男孩一眼,用右手抚摸他的头向众人说了句“这个小孩将来必成大器”!

时光匆匆流过一个世纪,恐怕世上鲜有人记得李鸿章大人说过的这句话。


1960年台湾著名作家林海音创作并出版了小说《城南旧事》

1983年大陆著名的导演吴贻弓执导了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城南旧事》

电影主题曲《送别歌》词作者李叔同就是当年那个五岁小男孩,而曲作者是一个美国人。一曲悠扬的《送别歌》将海峡两岸华人的心紧紧连在一起。

这首歌在海内外流行四十年,她那优美的旋律,隽永的歌词,丰腴的内涵在华人心海回荡,经久不衰。





李叔同 (1880-1942) 是中国著名的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

二十世纪初,他留学日本,学习西方音乐、美术。

归国后但教师,编辑,后剃度为僧。号弘一,被后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李叔同在中国历史上创造了多个“第一”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融合

他参与组建中国第一个话剧团体,并在国内表演的第一部话剧《茶花女》中扮演女主角。

他是第一个将五线谱传入中国的人。

他是第一个将西方乐理带入中国课堂的人。

他还是中国油画的开拓者。

是第一个聘用裸体模特教学的中国美术教授。


李叔同的人生轨迹


1880年(庚辰.光绪六年),李叔同出生于天津一个同治四年中进士的官吏主事之家。

1905年(乙已.光绪三十一年),李叔同26岁,自费东渡日本留学

1911年(丁未.宣统二年)李叔同32岁,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东京美术学校。

1917年(丁已.民国六年)李叔同38岁,赴虎跑寺习静,受三皈依,拜了悟和尚为师,法名演音,号弘一,李叔同正式出家为僧。

1920年(壬午民国31年)李叔同63岁,是年10月13日下午写下绝笔“悲欣交集”四字交妙莲法师(坊间传闻实为李叔同的红颜知己,上海名伶李香苹)。随后告退所有的亲信弟子,躺在木板上安详的等待人生落幕,圆寂于泉州不二祠晚晴室。


天涯断肠人


1905年秋,26岁的李叔同东渡日本,在东京美术学院学习美术绘画。

裸体写生,寻找女模特,困扰着李叔同。

有一天,李叔同正在房中作画,突然,窗外一个姑娘飘然而过。

他情不自禁的搁下画笔,冲出画室,原来是房东的女儿春山诚子。一个樱花般的娇羞女子。

诚子停下脚步,羞涩的望着他,他展颜一笑,明眸皓齿,用日语夹带着手势和她沟通。激动地邀请春山淑子做自己的模特。

“这,这…”她十分惊讶,满脸的羞涩。

李叔同那温文尔雅的气质,像磁铁一样深深吸引了春山诚子。几天以后,诚子成了他的专职裸体模特。


他静坐着一动不动,它定格了她的美。

她陶醉于这样的美,画的屏声静气。没起丝毫杂念。

面对柔情蜜意的女子,李叔同一次又一次心海潮涌。不久两人跨越了画家与模特的界限,双双沉溺于云雨与作画的快感之中,这样的时光让李叔同如鱼得水,油画大为长进。


  他定格了她的美,她静坐着一动不动,任由他在一张纸上将她复制,他一笔笔勾勒、细绘,将她“锦绣”在一张纸上。李叔同陶醉于这样的美,画得是屏声静气,眼光里没起丝毫的邪念。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几乎是在同一个年代,一艘豪华邮轮泰坦尼克号航行北大西洋洋面上,穷屌丝杰克屏着呼吸,凝望着美丽的露丝那诱人的酮体,一笔笔作画,全世界观众都认为此刻的画家眼光里没有丝毫邪念。

慢慢,诚子成了他的专制模特,每次画毕,他会让她评价一番,然后,他会弹琴一曲借以庆贺。

  渐渐,诚子有些心跳加速,脸会不自觉地微微泛红,她时常想着,这样一个奇男子,象是她在香烟袅袅里许来的爱情,他满身的才情令她不由自主地倾心,他家衰国败的愁苦让她有共同承担的愿望,他游子般的漂零更令她怜惜不已。情愫不由自主地暗生。但诚子知道李叔同在故国有妻有儿。

面对她晶莹剔透的美好,爱同样在他的心海潮涌一次又一次,他们开启了在东洋两情相悦的幸福时光。

 有6年形影相随,诚子把最美的情开在了爱情的盛年。

终于归国,她告别故士别却樱花,随了他漂洋过海,她打算这辈子能与他白头偕老,天天,月月,年年,期待能象在日本一样能承接他们最美的爱,她告诉他,有他在的地方,她就有家。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在日本享受了愉悦的滋味。

诚子,春山诚子,房东的女儿,正式成了李叔同的第二位妻子。

李叔同以他为原型,创作了大量的女子模特油画。


六年后

1911年,李叔同携诚与两岁的儿子一起回到上海。

1912年,李叔同应聘到浙江师范学校担任绘画与音乐老师,节假日从杭州赶回上海,与诚子相聚。

两人恩爱有加,相濡以沫,一家人享受着平静的生活。

这期间,李叔同每月的薪水是105块大洋,分成四份。一份给上海的妻儿40块,一份给天津的妻儿25块,自己与在日本求学的弟子刘质平各20块。

1916年,李叔同与学校的同事闲聊,听闻了辟谷(断食)一事。1917年春节刚过,李叔同就到杭州虎跑寺,辟谷了21天。


在这里,他接触了佛教以及僧侣的生活,感受到世间名利原来是虚妄。返校后,他开始吃素、读经、供佛。


1918年三月底,诚子在上海生下的女儿油子。


1918年5月,李叔同又到杭州虎跑寺,辟谷了一个月,并拜了悟物法师为师,了悟法师给李叔同取名演绎,号弘一。


1918年8月19日,38岁李叔同在虎跑寺正式剃度出家。


三日后,李叔同归佛的消息由杭州迅速传到上海,这也成为民国以来中国文教界轰动一时的新闻,李叔同出家?妻子诚子一无所知


两周后。诚子得到消息,携带幼女油子从上海赶到杭州,找了六天,跑了六个寺庙,最终在杭州虎跑寺找到了丈夫李叔同。


下午,在寺庙前的临湖一个素食小吃店,李叔同以妻女见了面

吃着斋饭,淑子泪流满面。

吃过饭,李叔同雇了一条小船,把曾经刻骨爱恋的妻子诚子送上船。


李叔同从从衣衫里掏出一沓钱,递给了诚子,并把一只佩戴多年的手表,一绺(liu三声)胡须,一封信和《送别歌》手稿,交给了妻子作为离别纪念。

“叔同,抱抱女儿吧“。

淑子痛哭着,把幼女递给叔同。

李叔同双手合十,谢绝了妻子的请求。

傍晚,湖面泛起了薄雾。

“叔同“,妻子淑子抱着幼女,站在船头,大声哭泣着。

李叔同双手合十,“阿弥陀佛,请叫我弘一。”


听到这绝尘的声音,妻子淑子悲伤的回答道:“弘一,请你告诉我,何为爱?”。

李叔同合上双眼:“爱就是慈悲”。

“你慈悲对世人,为何独独伤我?”妻子诚子质问李叔同。

小船载着伤心欲绝的妻子离去,李叔同转身进入了庙门。刹那即是永恒,永恒亦是刹那。此时永诀,再无见面。

一念放下,万般从容。

从此,世间再无李叔同,只有一代名僧弘一法师。

那一年,是他们两人相识后的第11个年头。

李叔同38岁,诚子28岁。


妻子劝李叔同回头是岸



李叔同与一般出家人不同之处

李叔同出家伊始,便立誓不当住持,不为他人剃度,不作依止师(佛法的传授者,解惑人)。他把精力全部放在研修律字经典上。

李叔同出家,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他人生时至中年进行知识的充电,再次学习的过程,绝非是一个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苦行僧。


我们从李叔同写给妻子的信,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以下是他写给妻子的信。


诚子:

关于我决定出家之事,非我寡情薄义。为了那更永远,更艰难的佛道历程,我必须放下一切。我放下了你,也放下了在世间累积的声名和财富。那些都是过眼云烟,不值得留恋的。我们要建立的是未来充华的佛国,在西天无极乐土,我们再相逢吧。

为了不增加你的痛苦,我将不再回上海去了。我们那个家里的一切,全数由你支配,并作为纪念。人生短短数十载,大限总是要来的,如今不过是将它提前罢了。我们是早晚要分别的,愿你能够看破。

在佛前,我祈祷佛光加持你,望你尊重,含佛的洪名。


叔同 戊午七月一日


李叔同1918年写的这封家书历经百年沧桑现在才浮出水面。

李叔同是一个得道高僧,但对他抛弃优越的家庭,舍弃如日中天的文教事业,剃度出家的事实,中国文教界众所纷纭,若我们从他的整个人生,历史的客观的来看待那个时代,多视角地看待这个不争事实,何许可以找到最佳答案。


李叔同书法作品之一